91年高考是什么

2025-04-15 16:36:09
志愿填报百科
志愿填报百科认证

志愿填报百科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
1991年高考是中国教育改革初期的重要节点,具有以下特点:

一、考试时间与形式

考试时间

1991年高考时间为 7月7日至9日 ,因正值夏季高温,故称“黑色七月”。

考试形式

实行 全国统一考试 ,但未完全统一试卷内容,分为 文科和理科两类 ,使用不同试卷。 - 文科 :数学120分(含语文),语文120分,外语100分,历史/政治/地理70分,总分为630分。

理科 :数学120分(含语文),语文120分,外语100分,物理/化学/生物70分,总分为900分。

二、考试科目与分值

核心科目

所有考生均需参加语文、数学、外语三门必考科目,满分均为120分。

文科与理科差异

文科不考物理、化学、生物,但可能加考历史、政治、地理;理科包含理化生,部分省份可能加考政治。

三、录取机制

采用 分省录取模式 ,但使用全国统一试卷,各省可根据教育资源差异调整招生计划。

部分省份对特殊类别考生(如地矿类、师范类)有专项计划。

四、历史意义

1991年高考是中国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年,标志着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。

随后逐步推行分科考试制度,为后续教育资源均衡化奠定基础。

五、分数线特点

因科目分值差异,同一分数段在不同省份对应的排名可能相差100分以上。

例如:1991年山东理科考生710分可排名全省第2,河北考生仅第9。

总结

1991年高考以全国统一考试为基础,通过分科考试和分省录取机制,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。其改革为后续高考制度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