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的那些事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
高考报考专项计划是教育部为促进教育公平、支持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发展而设立的专项招生计划,主要分为国家专项计划、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三类。以下是具体解析:
一、国家专项计划
招生对象
面向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、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的农村户籍考生,需满足:
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该区域
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。
招生院校与计划
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各省重点高校承担,招生计划占本科招生规模的2%以上,且中央部门高校优先安排专项计划名额。
录取规则
实行单独批次、单独志愿、单独划线,录取时不低于本科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。
二、地方专项计划
招生对象
面向本省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,需满足:
本人及父母户籍地为指定县市农村
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。
招生院校与计划
由各省根据本地教育资源情况确定,覆盖省属重点高校及特色院校。
录取规则
单独划线录取,分数线通常低于普通批但高于专项计划批。
三、高校专项计划
招生对象
面向本省农村考生,需满足:
本人及父母户籍地在实施区域农村
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。
招生院校与计划
由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经教育部批准的其他高校承担,招生计划由高校自主确定。
录取规则
单独划线录取,部分高校可降低分数要求,但需通过高校组织的专项测试或综合评价。
四、其他注意事项
实施区域差异 :国家专项计划覆盖全国特定贫困县,地方专项计划限本省,高校专项计划由高校自主确定。
报名与志愿填报 :考生需在志愿中单独填报专项计划志愿,且不可与其他批次混合填报。
政策调整 :具体实施区域及计划可能因年份调整,建议考生关注教育部最新通知。
通过以上三类专项计划,国家旨在通过招生计划倾斜,为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。